昨天一个小区的拾荒者误把我放在门口的三双鞋子当作垃圾拿走了。这三双鞋子总价 4000 左右,放在门口,是为了京东的快递员拿去洗护。 快递员来的时候,我才发现鞋子丢了。联系物业查了两三个小时监控,物业认出来是某个业主家的拾荒老人拿走的。 我租房的这个小区房价 14W,且都是 130 平以上的大户型,拾荒的肯定是小区住户,物业是知道他们各自住在哪里的,但不能直接透露业主隐私给我。
当时已经是晚上十点,联系警察一起上门,开门后物业问:"你家老人是不是...",开门的姐姐连忙说:"对对对",然后叫起来老人。老人带我们去地下B1车库的一个角落,把我的两双鞋还我了,有一双有点破烂的鞋子已经被她扔掉了。
之前总是见到小区里边趴在垃圾桶上捡垃圾的,没穿制服应该不是工作人员,小区安保很好外边捡垃圾的进不来。就叹息于这么贵的小区的住户居然还去捡垃圾? 今天验证了这件事,更是感触良多。
对于拾荒者本人来说,所获得的收益无非是每天不那么无聊了,找点事情做;卖垃圾也有收益,能体现自己的家庭价值。
但那个业主会非常头疼。因为这会导致自己很没面子,物业、警察也会偶尔上门找麻烦;父母翻垃圾会把很多细菌带回家。
拾荒老人的做法并不是绝对错误的,只是在这个环境下是错误的。每种环境都有匹配的生活方式,维护自己的自由是好事,但是与环境冲突太大会给周围人带来麻烦,从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这本质上反应了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更加本质。一个是城镇化带来的,老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往往奉行一种节俭到变态的原则,跟城市格格不入,导致他们进城后无事可做,靠着捡垃圾打发无聊时光; 第二个是人的惰性带来的,特别是老人,各种能力下降了,年龄越大,越难改变,不接受新东西新环境,而往往还有作为父母的权威,子女批评不得。
那么老人无聊,自己又爱面子怎么办?可以尝试给老人介绍一些体面的事情打发时间,比如合唱团、广场舞团之类的。现在也有一些专门的养老机构,里边都是年龄相仿的,老人在里边或许会更开心。
但是老人往往无法改变,生活方式有很大冲突,又得照顾老人情绪,怎么办?只能自己改变,做出妥协。比如允许老人捡垃圾,但跟她沟通不能带回家,同时要勤消毒。 比如在老人的价值观中,不结婚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情,会搞得他们很没面子很伤心。 如果真的不想结婚,那么可以通过带老人出门旅游这些孝敬老人的方式,维护老人的面子,让老人心里舒服点。老人的这份伤心确实无法避免,但多少会减轻一些。
同时我们也得避免自己成为老顽固。终身学习,别与社会脱节了。老龄化社会已来,如果都成了老顽固,那就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