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彩票,仅指本国彩票。
我从之前看到的一些彩票相关的新闻中,形成了一个观点:买彩票的人,只有极小的概率中不是那么大的奖,比如 50W,不可能中最大奖,在这件事上的收益预期一定是负的;彩票的中奖号码是人为完全控制的,不是随机的。
如果此观点为真,那么彩票是一种诈骗;也是一种认知税,对“不懂彩票的运行原理,指望投机取巧发财”的人收税。
在下面江西南昌这个案例中,一个彩民花了 10 万元买了五万注“快乐 8”,全部中一等奖,每注奖金 4475 元,共 2.2 亿。开奖后发现,中一等奖的还有另外 159 注,其中五十注是这个大奖得主花了 100 元在另一个彩票点购买的;另外一部分是彩票店老板购买的;剩下的部分是靠“概率”得了一等奖的。因为中奖注数太多,总奖池是确定的,所以单注奖金比较低,触发了“单注低于 1W 元不用交说”的机制,所以这 2.2 亿元无需交 20% 的“个人偶然所得税”。后续民政部回复“流程符合规范,没有非法行为”。
对于这个案例的合理解释是:江西政府从奖池中捞钱,以弥补地方财政亏空。
下面这个案例是福建体彩开奖直播时球被卡住。后续官方解释,“可能是因为天气原因”,开奖结果有效。原视频透露着很多诡异,比如球不往下滑,比如“01”球刚落下来的时候,公证员立马拿出中奖号码牌,像是早就准备好的一样。知乎上有人做了若干猜想。有人嘲讽:这个案例展现了除了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四大作用力之外的第五基本作用力--权力。
2001 年出现过类似的案例:武汉体育彩票开奖惊爆丑闻。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彩票的中奖结果“极有可能”是“人为干预的”。双色球等彩票在开奖前的一个小时前已禁止购买,留下了很多操作空间。
下面是一个调侃性的案例。某几次的头奖领奖者的站姿酷似体彩副主任,有人猜测正是主任自己搞了个米老鼠头套领奖。除去这个奇葩案例,官方公布的领奖照片,大多带着口罩、头套。领奖时确实有保护隐私的需求,但也留下了猜想的空间。
中国仅有两家彩票机构,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分别归体育总局、民政部主管,2024 年销售额为 6234.86 元。
彩票资金主要用于三方面(比例大概如此,随时间、彩票种类不同):
最终的公益金还要额外包括“未领奖的奖金”。
所以,从宏观上看,没有任何猫腻的情况下,奖金只有 50%,买彩票的净收益为负,也就是成本的一半。
开奖时间也要注意下,停止购买时间和开奖时间之间有间隔。最出名的一种“福彩双色球”,两元一注,最大奖为 500W,每周有二、四、日三个开奖日,停止购买时间是 20:00,直播开奖时间是 21:15。另一种很出名的是“体彩大乐透”,基本相同的规则,每周一、三、六开奖,停止购买时间是 21:00,直播开奖是 21:25。
微观上,一个人买一次彩票,中大奖的概率极低。但正因为理论上有机会中大奖,同时新闻里有很多中大奖的宣传,所以人们抱着暴富的心态,才会去买彩票。
文首的一些案例的官方解释,都是“中奖合乎流程、法律”,但消解不了人们心中的疑惑。同时随着公信力的下滑,人们的怀疑更加深了。这些案例总结起来就产生了一种猜测:彩票的中奖情况在停止购买后会全面统计,中奖号码是人为设定的,不是靠随机的小球,所以中奖号码、谁中大奖、中多少大奖都是由“领导”控制的,大奖都被“自己人”领走了。
验证的论据不仅包括上面的案例,也包括中国福利彩票发生的腐败窝案:以案明纪: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4名原负责人忏悔视频。
尽管有这些佐证,猜测为真的可能性也很高,但始终只是猜测,没有官方的证实。
因为中奖号码“很有可能”是人为控制的,所以彩票是“诈骗”;同时彩票的预期收益为负,但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彩票是一种“认知”税。
但也不能否认,确实有几率中不那么大的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