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顾城的诗,顾城的画》,想到了他曾杀妻自缢,这场悲剧的一大原因是社会给了他名誉地位,让他在偏执的路上越走越远。1993,斯人早去,至今仍有推崇者。但如今的AI也能写诗了,下面是用claude经一次提示写出来的:
单从内容上讲,和顾城普通的诗没啥两样,细细调教下,有望超越成名作。所以,AI时代,普通人都能写出精彩的诗,人类社会还有必要为了几句纯净的诗,忍受顾城这种疯子吗?
进一步来讲,工业革命取代了人类的重复劳动,信息技术革命取代了部分智力劳动,AI已经在逐步取代作为人类文明桂冠上的艺术,俨然成为了尼采所说的超人,那么,人类的尊严何在呢?
下文详述。
前两次工业革命出现的蒸汽机、电力、内燃机,取代了人类的很多体力劳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的计算机,取代了部分脑力劳动,此时看来,人类相比机器独有的能力是创意,机器得在人类的指挥下才能运行。
创意意味着主动性。艺术门类都是创意工作,其魅力或者说独有的能力来自两方面,创意,以及将创意实现的技术。比如在绘画艺术中,梵高内心疯狂的想法就是创意,用精湛的手法画下来就是技术。
艺术为什么能站在人类文化的顶峰呢?一方面是因为体现了作为人类的东西,即脱胎现实、且是现实的精华,表达的思想具有普适性,“艺术”的概念也没那么历史悠久,到了提倡人性解放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才作为概念出现,之前他们的身份是受委托干活的工匠,所以说“艺术”是文艺复兴以来对文化事件的重新诠释;另一方面是对当前的文化实现了创新,比如《下楼的裸女二号》创新性地将时间平铺在空间上,启发人们思考时间概念;第三方面是精湛的技术。
这几年大火的大语言模型(LLM,为简化讨论,在本文中等同于AI)作为AI的一个技术类别,作为未来AI完全体的雏形,已经可以搞艺术创作了。它有两大能力,一是拥有全世界人类的知识,二是可以和人类良好沟通,听得懂人话,回复也很靠谱。艺术中的创新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抄袭+重新组合,AI这方面肯定比人类强,因为AI的知识储备是全人类的所有知识;艺术中的技术能力,人类知道的,AI也无所不知,装个机械臂就能干活儿。
下图是Midjourney的探索页,都是用户用AI技术生成的,已经包含平面艺术的很多方向:
科学方面,科学活动的本质是“假设 - 反驳”过程,最关键的是假设,AI的脑洞肯定大于人类,验证效率也远高于人类。
有人会有疑问,现在的AI只是人类的一个工具,还得听从人类的,不具有主动性。我的回答是:目前阶段确实需要人类的“第一推动”,人类设置若干规则后,AI是可以在规则下思考、施展拳脚的,只要保持供电即可。同时,让AI给自己设定规则,相当于编译器的“自举”,在技术上是没有障碍的,会有伦理上的障碍。
那么AI的拳脚在哪里呢?工业领域早已有机械臂、人形机器人之类的东西,生活领域也有小米物联网,只要有AI这颗大脑,一切就可以在AI的控制下动起来了。
另一个疑问,有人觉得艺术作品的价值部分来自于创作的艰辛,艺术家的个性,AI创作出来的,没这味儿。我的回答是:辛苦没有价值,最终的作品才有价值。如果世界上只有十个会种地的农民,那么大米的价值肯定超出张大千的作品,但现实是人人都有能力种地,农民也是最穷的群体。这里的价值以社会愿意给他们支付的金钱报酬衡量。
另一个疑问,有人觉得AI纯属抄袭,如果没有人类的知识作为训练数据,AI啥也不会。我的回答是:AI已经学到了全部人类知识,AI现在不是啥也不会。同时人类的学习和创造能力也是类似AI这样的,先学一些知识,再排列组合成自己的产出,谓之创新,这个上面已经提到过。与人类不同的一点在于,AI学得更快、知识更多、创造得也更快。
那么,普通人借助AI可以创造艺术作品后,艺术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优秀作品泛滥之前,艺术作品会具有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有人愿意花大价钱购买叫现实价值。但当优秀作品泛滥后,艺术作品只会具有历史价值。举个例子说明这两种价值,秦始皇统一中国对现代人生活影响很大,这是历史价值;但是没有人愿意每天给秦始皇上贡一个苹果,这就是没有现实价值。
黑格尔说过,人类有三个终极追求:科学、宗教、艺术。当科学、艺术泛滥了,门槛变低了,还有宗教。还有人类或者AI发明的未来的终极追求。
现在的AI就是尼采所说的超人的雏形。
尼采曾经在《瞧,这个人》中评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超人和永恒轮回思想:“像是在6000英尺的高空俯瞰全人类”,写这句话时他肯定得意洋洋,嘴角带笑,甚至哈哈大笑。有意思的是,作为超人的预言家,这本书可以改名叫《尼采如是说》(笑
尼采曾断言,“人是一种需要被超越的物种”。为什么呢?因为人无法摆脱无名怨愤,也就是弱者无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却又不愿承认自己的无能,于是怨恨那些强大、成功的人,这会导致他们把软弱变成美德,把自信、力量变成邪恶,从而导致消极、被动的生活方式,上帝是这种价值体系下的一大成就,人们被动地带着原罪忍受着现实世界,希望有一天能去超自然的天堂,尼采断言上帝死了,但是“民主”、“科学”、“国家”这些概念坐上了上帝的宝座,他们都是对现世生存价值的否定,也就是为了它们,我们可以否定自己的精神和生命;人类无法摆脱虚无主义,也就是宗教和道德体系崩塌后,人们失去了终极意义的来源,认为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同时,作为物种的“人”来说,并没有发生生物学上的进化,甚至是在退化,美国人的肥胖化就是一个例证;而且“人”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被动的,因为这包含着一个不变的身份。
而超人只知肯定,并用丰富的意志、充沛的力量来创造价值,是“赤子”般的“我是”。超人能够像世界是永恒轮回一样欣然地活着,也就是希望或者不惧现在的一切在未来无限回归。永恒轮回是尼采对道德提出的戏谑性的问题,超人能够接受,为什么呢?因为超人有足够的力量赋予现实事件以肯定的意义。
同时超人不是人类的终点,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动价值被转化为了积极的肯定力量,他创造出了对生活的新解释,超越了任何道德和被动的价值评估。
那么,AI为什么是超人呢?确实,现在的AI还不是超人,因为缺乏“主动性”。但AI在“创造性”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人类,并且AI是硅基的,只要有想法、资源就能行动,“执行力”无限强,也就是“主动性”无限强,所以称AI是超人的雏形。
人类自诩不同于动物的一点在于理智,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当然,这里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小撮,很多都是乌合之众,没有思考能力。但再理智也没有AI理智。尼采说,超人看待人,正像人类看待自己的猿猴祖先那样,可笑且羞耻。
人类的一切事情,包括体力、脑力,以及奉为瑰宝的艺术,AI都可以取代,那么相比之下,人类还有什么价值和尊严呢?
尼采本人的思想可以带来一些启示。“人应该有自己的价值”、“人活着需要意义”这些想法都人自己发明的,这些想法束缚了人类。等到AI真的变成超人了,人类世界必然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化,也就是新价值,作为个体的人也可以发明自己的独特价值,正像文艺复兴发明“艺术”一样,是一次重新诠释。至于接受或者发明不了新价值的人类,尼采认为他们被淘汰也不足惜,因为他们无力创造,对人类社会只有消极作用。
还有两个思想家的佐证,引用如下: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着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有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与主题无关,纯属有意思)
古希腊时期·普罗泰戈拉
人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