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一篇文章《三岛由纪夫猜想》中有这样的描写:“金阁在烈火中的颤抖和哔剥爆响,就是三岛心中的女人在情欲高潮中的抽搐和呻吟。”,这让我对三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之后读了《假面自白》《金阁寺》,里边的一些描写简直就是我的心理写照,太细腻了!三岛四十多岁正值壮年,很多作品享誉海内外,已经成了日本最主要作家之一,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此时却剖腹自尽,而且是以极其痛苦的方式,原因究竟是媒体大肆宣传的同性“秘恋殉情”,还是自己高喊的效忠天皇,这是一个大大的谜。
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尝试揭开三岛灿烂而又古怪的一生。引用的大量事实来自于三岛的长篇自传小说《假面自白》和一位与三岛颇有交情的英国记者的《美与暴烈 - 三岛由纪夫的生与死》。
1970 年 11 月 25 日早上,三岛由纪夫最后一次走出家门,他在桌子上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想永远地活下去。”之后带着四个盾会(三岛组建的小型右翼军事团体,接受自卫队的训练)成员前往东京某自卫队基地,假借与驻地的益田司令交流盾会训练的名义,绑架益田,胁迫其召集驻地全部的一千多名官兵,在二楼的阳台上发表爱国讲话《檄文》,呼吁自卫队成员武力反抗《和平宪法》(这部战后和美国占领军一起确定的宪法的第九条规定,日本不能拥有正常军队,只能拥有防卫性质的自卫队):
武装力量才是日本的灵魂……自卫队所要保卫的,恰恰是否定其存在的章程:和平宪法……你们是武士吗?你们是男人吗?你们是军人啊!那么为什么你们要站在宪法那边?你们所支持的宪法却根本否定你们的存在啊!自卫队是日本最后的希望!让我们重振日本,让我们牺牲!保卫日本传统,保卫天皇!……你们中会有人跟随我重振奋起吗?
三岛提前散发了《檄文》的复印件。当时媒体、警察、救护车都已到场,直升机也在天空盘旋,现场相当嘈杂,三岛没有用扩音器,所以他讲的话官兵们都没听清楚。他们只知道三岛绑架了益田将军,在楼下很困惑,不少人高喊着“滚蛋吧你!”“别再装英雄了!”
三岛站在二楼阳台:
三岛准备了 90 分钟的演讲,最终却在 10 分钟内草草收场,对着人群大喊了三声“天皇陛下万岁”后便退回屋里,之后三岛用短刀剖腹,盾会二把手森田必胜用三岛收藏的名刀“公孙六”介错:
他用左手在自己左腹上摩擦出一个红点。接着,用右手里的胁差(剖腹用的短刀)瞄准这个方位。
森田则把刀高高举起,朝下瞄准三岛的脖颈。森田的前额挂着大颗的汗珠,手里的刀锋来回摇摆,因为他的双手正在颤抖。
三岛最后喊叫了一声对天皇的敬意。“天皇陛下万岁!天皇陛下万岁!天皇陛下万岁!”
他的双肩耸动,深深呼吸。背上的肌肉也紧张得拱起来。接着,他又深深地、深深地呼吸了一次。
“啊……”三岛使足全身气力,发出一声狂野的喊叫。
他将胁差插进了自己的身体,几乎用尽了所有力量。随着这一击,三岛的面孔失去血色,右手开始剧烈地颤动,背部也剧烈地弓起来,三岛准备进行水平方向的第二刀,这一击将横贯胃部。当他用力推动刀子在身体里割动时,身体的本能却想将刀子推出去;握着胁差的右手剧烈抖动。他又将左手盖在右手上,狠狠地压住颤抖的刀把。刀锋仍在伤口里,他要继续十字形的切腹。鲜血从刀口喷涌而出,顺着腰腹一直流到他的膝盖上,须臾之间,雪白的兜裆布被染得血红。
又坚持了最后一下,三岛完成了十字形的切腹,他的头垂下来了,脖颈完全裸露出来。
森田已经准备好挥刀将三岛的头颅割下。这时,三岛对他说,“别让我痛苦太久。”
森田手腕一紧,握牢刀把,他眼看着三岛面朝红地毯,疼得弯下腰去。
森田的刀劈了下去。但是,太晚了。下手的力量的确很大,但方向严重偏离了三岛,砍在了红地毯上。这一刀使三岛的后背和肩头都受了刀伤。
“再来!”别的学生喊出声来。
三岛倒在地毯上,受着煎熬,不禁发出呻吟,脸面浸没在自己的鲜血中,剧烈的疼痛令他扭动不停。肠子正从腹中流出。
森田又劈了一刀。这一次,他又失败了。他砍到了三岛的身体,但不是脖颈。深深的伤口骇人之至。
“再来一次!”
森田的手里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他第三次举起寒光四射的长刀,用尽了所有气力。这一次,切中了三岛的脖颈,但还差一点,三岛的头颅依然垂挂在身体上,鲜血像涌泉一样从颈项里喷出来。
古贺浩靖赶上前来。 他精通剑道。
“把刀给我!”他对森田说。
接着,古贺只用了轻松的一下,终于完成了斩首仪式。
学生们一起跪下。
“向他礼拜吧。”益田说着,尽其可能朝前弯腰,深深低下头。
学生们默默地念诵了佛教经文。
此时,房间里只能听到年轻人的抽泣声。泪水滑落脸颊。尸体还在涌血,脖颈处汩汩而出的血浸没了红地毯。
浓重的血腥味充满了房间。内脏已经流淌到了地毯上。
之后森田也完成了剖腹。
下图为“公孙六”:
下图为从益田司令的总监室抬出来的三岛遗体:
舆论广为流传的对三岛事件的定性是:“三岛与森田的同性殉情”。三岛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话。
不久之前,三岛与文学前辈石川淳见面说的话,不幸言中了这一刻:“我走上舞台,期待着观众会流泪,可是相反,他们爆发出了阵阵笑声。”
政府默认了这个定性,因为可以淡化其政治色彩。
但事实远不是这么简单,要想深入了解,需要从三岛的人生经历来探寻。
连预想自己的死,也使我由于未知的喜悦而颤抖不已。我仿佛感到自己拥有一切。
《假面自白》
《假面自白》是三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 1949 年三岛 24 岁时,描写了三岛成长过程的经历和近似真实的幻想,可以看做他的自传。其中随处可见对男性的痴迷和对死亡的渴望,这种“颓废的浪漫主义美学观”是怎么形成的呢?
三岛由纪夫,本名平冈公威。1925 年 1 月 14 日生于东京。他的祖父出身农户,由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社会开放一路青云直上,一度出任外务省高官,但在三岛幼年时就家道中落。祖母出身名门世家,有着孤高不屈的、疯狂的诗一般的灵魂,一直蔑视祖父,以户主自居。祖母对三岛的父亲比较失望,因为他只是个农林省的普通公务员,所以祖母将希望都寄托在三岛身上,决定亲自抚养长孙。在三岛出生七七四十九天后就将三岛从母亲平岗倭文重身边夺走,整日关在她那阴暗、沉郁、充满着疾病气息的房间里,只有特定的哺乳时间才能同母亲见面。奇怪的是祖母将三岛当做女儿来养,不让三岛玩一些男孩的游戏,甚至不让他挥舞尺子;并且由于担心出门对三岛身体不好,几乎不让他出门,所以三岛的身体更加不健康了。五岁的某一天,三岛突然患上了“自家中毒症”(日本医学术语,常出现在敏感、聪明、但又被过分娇宠的儿童身上),昏迷了过去,一度病重到母亲已经将平时的玩具放进了他的小棺材里,之后三岛神奇地恢复了。自此,祖母更是不让他外出。但是三岛的童年几乎每月都会出现一次这样的病危,直到上了小学。自此,三岛变成了一个面色苍白、体型瘦弱的小男孩。
与外界的隔绝让三岛感到被整个世界拒绝,这种悲剧被他投射到外部世界上并加以丰富的想象。三岛第一次射精是十二三岁时对着父亲收藏的画册中的一幅画,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 Guido Reni 的《圣塞巴斯蒂安殉道图》,从此他获得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玩具。身体强壮、肌肉发达的男性会让他性兴奋,而这种性的汹涌也是向着死亡、黑夜和鲜血,他写道:
浑身是血的决斗画面……年轻武士的切腹画面……士兵中弹后紧咬牙关一只手揪住军服胸口而鲜血顺手滴落下来的画面,还有充其量是三级的不太肥胖而肌肉结实的力士的图片……一看到这些东西,玩具就立即抬起好奇的脸来。
祖母将本家的贵族武士精神灌输给了三岛。三岛有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叶隐》(书名的意思是:在君主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尽忠),是指导武士修行的,在日本的影响力相当于《论语》,有一篇题为“武士之道即迷恋死亡”,其中讲道:
受制于平凡的思路,就无法完成壮举。你必须变得盲信,并培养对死亡的狂热。一旦你树立了整套识辩的能力,要想再付诸行动就太晚了。在武士之道中,忠和孝都是多余的,你只需要对死亡的迷恋和狂热。
直到三岛六岁上了小学,再之后祖母死去,三岛才渐渐从祖母的控制中解脱出来。此时,三岛又被要求像一个男孩子一样。
祖母放心放我自由了,但是对我却是艰难的经历。我被要求成为一个男子汉,不合心意的表演便开始了……
我和两个堂妹玩打仗游戏,看到堂妹们追来,便佯装中弹,倒在客厅地板上。我想象着自己扭曲着身体倒下去的模样,觉得异常高兴。在自己被击毙的状态下涌出一股不可言喻的愉快感。纵令真的中弹,我想大概也不会痛吧。
《假面自白》
三岛对这一幕有更深入的思考:“映现在别人眼里的我的演技,对我来说是一种试图还原本质的要求的表现。映现在别人眼里的自然的我,才是我的演技。”
由于对死亡的渴望,二战让三岛充满了希望,中途岛海战扭转了美日战局之后,天皇的幕僚都认为日本会输,但当时的口号是“万死不辞,一亿玉碎,决不投降”,所以整个日本笼罩在巨大的悲剧之中。三岛陶醉于此。战争结束后,三岛很失落,死亡的未来没有了。
自己虽然向死,但十七岁的妹妹美津子的死,对三岛打击很大。美津子因喝井水引发伤寒。三岛在医院里陪着她的弥留时刻,递水给她时,她说:“谢谢,哥哥”。三岛后来对母亲说:“我永远忘不了她说那句话时的样子。”
纵观三岛的成长经历,祖母压制性的专横、自己孱弱的身体影响了其个性的形成,他的内心是敏感、脆弱的,二战、妹妹的死和武士道贵族传统让他对死亡有了更深的体会:死亡混杂着鲜血和性冲动在他心中变成了一种美和浪漫。
三岛的小学、初中就读于一所贵族学校——学生院(真·日本贵族),这里的很多老师是社会知名人士。当三岛在文学上表现出天赋时,老师给了他很多鼓励和支持。三岛由纪夫这个笔名就是在他写出《鲜花盛时的森林》后,老师给他介绍的《文艺文化》杂志的编辑们帮他起的。这个笔名伴随了他的一生。
对于三岛的文学之路,父亲强烈反对,因为父亲觉得一个男人不可能靠写作养活家庭。战前的日本社会确实如此,作家都要靠资助才能过上好日子。他想让儿子踏上仕途。母亲平岗倭文重则很支持,她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东京一所中学的校长,但写作的渴望被家庭阻断了,于是,三岛成了她的代言人,她则是三岛作品的忠实读者。母亲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三岛介绍写作领路人,比如当时声望很高的浪漫派诗人柳虹,三岛定期带着自己的作品让导师批读审阅。
战后的 1946 年新年假期,经由一位编辑引荐,21 岁的三岛带着描写学生院的同性恋短篇小说《香烟》拜会了当时日本文坛最有声望的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年长 26 岁,读了之后很惊喜,因为日本很少有描写同性恋的作品,于是推荐给了《人间》杂志。但是这部作品反响平平,正要从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的三岛心灰意冷,听取了父亲的建议,考到了大藏省(日本的财务部),踏上仕途,但他并无职场野心,一直笔耕不辍,一年后便辞职,专心写作。从此,平冈公威正式蜕变为三岛由纪夫。
他和川端康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了一生。两人的书信记录已出版为《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往来书简》,里边有一段三岛令人捧腹的描写:
菅原君见到我游泳的样子,哈哈大笑,称我的姿势如狗爬,还说,若看到我游泳时濒死般的狰狞表情,即使是百年修来的爱情都会戛然而止。
这段时期(1947),三岛还见到了另外一位文学前辈太宰治。太宰治当年 38 岁,已风靡全日本,他的浪漫爱情小说年轻人人手一本。通过阅读太宰治的作品,三岛发现他们非常像,都自命不凡,都沉溺于自杀的希望中,都想将自己塑造成大众心中的伤感贵族英雄。这让三岛产生了一种生理性的抵触和反感。某一次三岛跟着另一位与太宰治有私交的伙伴去参加他们在银座鳗鱼铺的饭局,决定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当一个文学刺客。他换上和服,精心装扮了一番。三岛自称像一个揣着匕首出门的恐怖分子。当晚三岛远远坐着,发现了众人谈话的一个间歇,立马插话:“太宰先生,我讨厌你的书!”太宰治看着三岛,有点惊讶,倒没有难堪,然后侧过身对身边的年轻人轻轻地、有点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知道他其实还是很喜欢的,否则,他就不会到这里来了。”这话深深地刺痛了三岛,因为太宰治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真相,三岛视之为耻辱,并牢牢记了一辈子。
但三岛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了。次年太宰治在写完《人间失格》后就与女友双双投河自尽,这是太宰治第五次自杀,也是唯一成功的一次。
如果太宰治能活得更久一些,他俩或许会成为莫逆之交。
之后,三岛出版了《假面自白》(1949)、《潮骚》(1954)、《金阁寺》(1956)等小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此同时,三岛进行戏剧创作,并开创了现代能剧这一新题材。
对很多作家来说,声誉是第二的,是身外之物。但对于三岛,外界的评论至关重要。这源于他敏感、不自信的性格。三岛接下来的目标是征服全世界。
三岛的作品,盛赞海海。但以川端康成的最为精辟,这是他为 1948 年三岛出版的《盗贼》所作的序:
我被三岛君纯熟的天赋所震惊,竟感到目眩神迷。于此同时又被他的文字扰乱了心神。他的新奇是很难理解的。有些人可能会从这部小说中得出判定后的结论:三岛是无懈可击的。而另一些人却能从中窥悟到他所有的深切的伤痕。
川端康成看透了这位年轻作家的内心,他深知自己扶持起来的年轻人是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三岛的任何一位文友都无法像川端康成一样洞彻其心。因此二十多年后三岛自杀,川端康成才会难以遏制地自责,他觉得自己对三岛的死负有某种责任。
1958 年三岛闪婚,因为母亲患了癌症,三岛想让母亲看到自己成家立业。结婚的对象是画家杉山宁的女儿杉山瑶子(三岛最开始相亲的对象正田美智子后来嫁给了皇太子明仁,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之后母亲的病情渐渐恢复了。
下图是三岛的两个孩子(左边的两个)在他身边玩耍:
三岛一直在追求写作的新鲜感,婚后写了一部《镜子之家》(1959),其中将现实的人分裂为四个人物来描写,如其中的画家表示官能,拳手代表运动,这种尝试导致人物的性格变得抽象,没有获得公众的认可。三岛在这部作品里投入了几乎所有的一切,包括人生以来所有的感悟,书评却说这是一次“华丽的失败”,这对人生路上几乎一帆风顺的三岛的打击是很彻底的。
再下一部小说《宴后》(1960)虽然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不足以慰藉三岛。而且《宴后》因为影射当时的政治人物有田八郎遭起诉,三岛输了官司。所以这段时期三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向前的冲劲减少了很多,以致作品寥寥。三岛的作品在当时依然火热,但热度总会消退,所以他在寻求文学领域更大的成就,或者另辟蹊径吸引注意。
从 1961 年开始就有三岛将要获得诺贝尔奖的传闻。到了 1967 年诺贝尔奖颁发前夕,获奖传闻再次传遍日本媒体。当年三岛从海外旅游回来,已经算好了时间,返回东京的日子恰好是瑞典宣布文学奖的时候,他对可能的盛况已经做好了“英雄归来式”的想象。可是下飞机时,一个记者都没有,从同行朋友的角度看,“我从来没见三岛这么沮丧过”。
1968 年,三岛再一次失望了,据瑞典记者传言,三岛比前一次更接近桂冠,但委员会改变了主意颁发给了川端康成,因为他们觉得三岛还年轻,迟早会轮到他。这也意味着就算他能获奖,也得等至少二十年。三岛得知消息后,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开着自家跑车在高速上奔驰了几个小时。
与此同时,三岛在思考彰显自己思想的其他可能,这时武士道思想回归了。1965 年的长篇散文《太阳与铁》描述了三岛的真实心声:
武士的行为规范是文武两道且文武并重。
我开始梦想拥有作为一名武士的所有能力。
而作为一名武士,终极的浪漫就是切腹自杀。男人只有通过壮烈的死才能与美发生关系。
1965 年,三岛开始创作超长篇小说《丰饶之海》,计划 6 年写成,这是“文”方面的尝试;1966 年写完第一卷《春雪》后,他向自卫队提出了入兵营集训的申请,这是“武”方面的尝试。这很可能意味着他将作为一名武士,美美地死去。
三岛也喜欢炫耀自己的肉体,故事是这样的。
年轻的三岛一直受着疾病的折磨,而他因为从小浸润于西方古典作品,思想倾向于西方,所以他觉得必须去一趟国外,特别是希腊。1951 年末,三岛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了第一次出国旅行。日本当时外汇紧缺,这是非常难得的。在前往美国的邮轮上,三岛养成了日光浴的习惯,“我觉得恍如从黑暗的洞穴里出来,才发现了太阳似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太阳握手。”三岛一路途径夏威夷、纽约、巴西、巴黎,希腊绝妙的湛蓝、历史悠久的古迹唤醒了三岛的健康意志。
回国后,三岛感觉进入了生命的下一个阶段,他的作品也让人耳目一心,比如《潮骚》(1954)中的浪漫纯爱故事,结局很完满。
此时三岛已经成名,很容易接触到社会名流。
1953 年,27 岁的三岛在银座的 Brunswick 同性恋酒吧结识了 17 岁的歌手丸山明宏,之后丸山成了最著名的女装男艺人。三岛对他一见钟情:
三岛:要喝点什么吗?
丸山:我又不是艺伎,不用了。
三岛:真是不可爱的孩子。
丸山:我很漂亮,所以不可爱也没关系。
之后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曾同台演出过。丸山出生于长崎,他的人生也很厚重。1945 年 8 月 9 日,丸山十岁,正在家里画画,经历了原子弹爆炸而幸存,爆炸点就在不远处。这次爆炸造成了接近 19 万人死亡(包括当场死亡与引发疾病后续死亡)。
三岛从 1955 年开始高强度健身,目标就是古希腊雕塑中健美的身材。他认为仅靠无形的精神无法塑造切实可见的美,古典式的肉体才能完成自己的终极目标。
当三岛最终拥有了这样一具身躯,他便想展示给每个人看,就像小男孩炫耀自己的新玩具。
三岛的第一本摄影集的故事是这样的。1959 年,舞蹈家土方巽发表了基于三岛小说《禁色》的舞蹈作品,摄影师细江英公看了之后非常感动,便找土方巽合作拍了专辑《男人与女人》,下面是其中的几张照片(笔者也很喜欢,颇有情欲和力量感):
三岛对这些照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便找到细江英公为自己拍写真:“我让你拍,你就随心所欲尽情地拍。”,当时担任细江助理的是森山大道,之后成了举世闻名的摄影师(笔者有他最喜欢的理光 gr 相机,哈哈)。这些照片在 1961 年集结成影集《蔷薇刑》(Killed By Roses)发表,标题来自三岛,节选几张照片如下(本文的封面图出自这一专辑):
之后,三岛和情色摄影师筱山纪信也拍过一组,《男の死》,这一组从布景、选材都是三岛亲自设计安排的,让筱山纪信觉得自己只是个按快门的。从 1969 年开始拍摄,时间跨度一年。最后一张照片拍下一周后,便发生了三岛事件。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张是模仿三岛曾对着射精的名画《圣塞巴斯蒂安殉道图》的:
在这些照片中,三岛肆意地展示着自己的肉体。日本民众早就习惯了三岛的插科打诨,所以这些照片并没有激起太大反应。
肉体终将腐坏,三岛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厄运。为了将他的浪漫主义观点坚持到极点,他就不得不带着俊美的身躯,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去死。
我将违逆自然规律而行,我已强迫我的肉体走入了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
战后的日本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确定了《和平宪法》,之所以叫《和平宪法》,因为第九条规定日本不能拥有军队,自卫队只能算是准军事组织,用于防卫。这是为了防止右翼军国主义势力苏醒。《日美安保法案》则允许美国在日本本土保有军事基地。这样一来,日本就成了美国的殖民地,永远做不了正常国家。天皇被迫发表的《人间宣言》则把自己从神变成了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岛实践着文武并重。继《宴后》,三岛更加关注政治,写下了《忧国》《英灵之声》等一系列涉及政治的作品,里边的帝国主义思想招来了右翼的注意,其中就包括首相佐藤荣作。而这些身居高位的人也指示自卫队给予三岛支持。
下图为三岛额头上绑着“七生报国”头巾,三岛事件时他绑着同样字样的头巾。七生报国是二战时日军的口号,也是神风特工队的精神训令。
1967 年的时候,三岛带领一群学生成立了民兵团,有过一次正式的组团仪式,场面颇为江湖,三岛在纸上写着“发誓创立日本帝国”,然后大家用铅笔刀割破自己的小手指,鲜血注满了茶杯,随后每个人用毛笔沾血签字,之后三岛建议喝了这些血。他先往里边撒了一点盐,自己喝了一口,接着大家都喝了一口。三岛满意地看着学生们被染红的嘴唇和牙齿,爽朗地大笑起来。这个组织在 1968 年 10 月份,发展为盾会,80 人左右。
三岛是盾会一把手。一名学生森田必胜在腿骨断裂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军训,让三岛刮目相看,成了盾会二把手。身为学生的森田必胜也成了三岛组织学生的关键人物。森田必胜的相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假面自白》中的“初恋”近江:
他的浅黑色圆脸颊隆起不逊的颧骨,形状漂亮、肌肉厚实、不太高的鼻子下边,搭配着两片令人痛快的像用线签起的嘴唇,和一个结实的下巴颏儿,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浑身充溢的血液在流动。那里只是一个野蛮的灵魂的衣裳。
(下图是三岛事件中全部的五个盾会成员,后排左起:森田必胜、古贺浩靖、小川正洋、小贺正义。这张照片拍于摄影社东条会馆,这里主拍婚纱照。三岛看到照片后跟四人开玩笑:“东条会馆的摄影师们就是有本事把每个人都拍得漂漂亮亮的。”)
《叶隐》中有关于“秘恋”的描述,由三岛总结如下:
我相信,最极端的爱便是秘恋。一旦被分享了,爱情就减灭了精神性。终其一生为爱消得人憔悴,为爱而死,但不将爱恋人的姓名挂念于嘴边,这才是爱恋的真正意义。
你当然不能同时兼顾两个方向——对男人的爱和对女人的爱。即便当你爱上了男人,你也必须集中所有精力于武之道。同性爱恋与战之道相得益彰。
但因为是“秘恋”,三岛与森田是否是,便无法求证。(笔者感觉是)
日本民众将盾会看作三岛奇思妙想下炫耀自己的产物,是个同性恋俱乐部,也是个天大的笑话。而日本右翼支持盾会,是希望宣扬自己的思想。
三岛事件之前不久,三岛找到丸山明宏送给他一大束红玫瑰,300支。丸山将花放到水桶里便准备去演出:
三岛:我以后不会再来休息室了。
丸山:为什么?
三岛:因为每次来都要说“你真漂亮”,说谎实在太痛苦了,所以以后不来了。
丸山演唱了一首《爱的赞歌》,三岛坐在前排听完便走了。再听到三岛的消息已是他的死讯,“三岛把这一辈子的分量都送给我了。”
之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他、森田必胜,和另外三名盾会成员,实施了蓄谋已久的计划。
川端康成也赶到了现场,但是没有看到尸体。他受到了很大刺激,对别人说:“被砍下脑袋的应该是我”。1972 年 4 月 16 日,也就是三岛自杀 17 个月后,川端康成在工作室的公寓打开煤气自杀,未留只字遗书。诺贝尔奖、两人相继自杀发生于四年内,给后人留下无数疑问。
(下图是三岛的葬礼现场,右起:川端康成、遗孀瑶子、父亲平岗梓、母亲平岗倭文重)
《朝日新闻》知名记者深代淳郎总结三岛的自杀动机为:“由同性恋、阳明学和天皇崇拜拼接出的一副灿烂华丽的马赛克拼图”,这是个精辟的概括。天皇崇拜说的是武士道信仰,包含着武士间的秘恋,构成了三岛“毁灭美,比美本身更美”的美学底蕴;阳明学则是“知行合一”,“知若不行,只是未知”,所以三岛实践了自己的美学思想,将自己变成一个最浪漫的美学作品,让其他艺术家望尘莫及。(这真的是浪漫至死)
1970 年 11 月 12 日到 19 日,也就是剖腹前一周,三岛在东京池袋东武百货店策划了一次展览,主题就是他的一生。他说,自己充满矛盾的四十五年似乎可以分为四条河流,作为展览的四个部分,那就是——写作、舞台、肉体、行动,汇总流向丰饶之海。三岛曾解释过“丰饶之海”,意思是月之海,月亮上只有干涸荒凉的表面,虽然说是海,但却是名不副实的,以此影射大千世界的虚无性。
展厅中最显眼的位置,放置着三岛重金收购的“公孙六”武士刀,也正是用这把刀,由介错人举起,砍下了自己的头颅。
这是一次恋恋不舍的告别。三岛,是希望活下去的。
(下图摄于这次展览,是三岛生前最后一次用于公众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