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读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所获
-
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颇令人们生气与寒心,譬如江歌案,杭州保姆纵火案,幼儿园sex侵案,首都疏散城中村人口,拆广告牌露出天际线之类,以及被国人视为道德加速滑坡起点的彭宇案。
下图为正在移除遮挡天际线的广告牌:
-
这些事情,可以大体分为随机的人的因素造成的,和制度造成的两类,当然在某些事件中两者兼而有之,我们取其主要的。上面所牵涉到的几个事件我们能轻易地将之归类。
-
人为造成的恶劣事件,我们往往用道德进行评价与批判,这一点暂且不提;不过,如果用道德来评价制度造成的恶劣影响时,便是隔靴搔痒。但这一手段经常被媒体用来混淆是非,避重就轻,毕竟最终找出的替罪羊,弥补不了制度缺陷。
-
就制度来说,每一项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譬如为现代人大力批判的古代科举制度,从隋唐延续到清末,其最初目的,是开放国家政权,让全国人民都有机会参政,本意肯定是好的。到明清时候,科举改动较大,因为当时报名人数太多,所以增加了考试次数(府县考,省考,中央会考等),细化了考试内容,这细化的考试内容,就称八股文。本意可以说是好的,但终归弊大于利。
那么社会上推行的这么多政策,都能叫做制度吗?并不是。如果某一项制度,是出于统治阶级的私心,那么只能称为事件或者法术。譬如清朝,可以说是古代专制统治之顶点。之前各个汉族统治的朝代(除元朝外),所施行的各项制度,就算坏如科举考试者,着眼点也是全体国民。清朝是满族部族统治,所以整个满族人,是凌驾在其他国民之上的,其推行的很多措施,仅是为了维护满族人的利益,譬如:
-
至于说清朝是部族统治,另一个著名的验证点,是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这一派希望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制,意味着剥夺了皇室的很大一部分权力,但却只得到了光绪皇帝一人的支持,满族整个部族肯定不会同意,后来慈禧复出软禁光绪,终至变法失败。至于当时中国之出路,现在已看到,只有革命一条,革掉整个满族。
-
今日之社会,颇多相似的事件仍在发生。很多事情没有细化为制度,就供相关人员在黑箱操作。偶尔出来一部涉及官僚集团的《人民的名义》,也被疑似某部门泄露了送审片源来恶心发行商。这些,只能说在玩弄法术。这些,更不是我们全体国民乐意看到的。
-
杜牧在《阿房宫赋》有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当朝统治的合法性,正在于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前可能是,如果今后不是,那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