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朋友聚会喝酒谈到为什么和上一任分手,一位男性朋友答道:经常忙了一天到家后希望有时间独处,所以总是应付性地跟对方交流,导致对方觉得敷衍,自己也觉得很烦。没过太久,便分道扬镳了。 这时候,一位女生评价:因为你不够喜欢,才会觉得烦。窝在角落里吃瓜的我便笑得停不下来,不得不把憋在嘴里的西瓜吐了出来,肚子也抽搐地像是要把胃压爆,过了两三分钟才平息下来。 今天打着伞走在大雨磅礴的路旁,我一直在想为什么这句"不够喜欢"会如此喜感? 首先是因为"不够喜欢"这句评价不够科学。这让我想到了同样被评价不科学的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分析人类失误行为时的运用,依他之见,
吃饭时和饭友聊到美颜相机的问题,说到现在女孩子们在网上发的照片都美颜过了,不足信。饭友对美颜相机比较排斥,认为自己的照片就该真实一些,最好只用原相机拍。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摄影能否表现真实,以及真实是否是摄影所必须的。 说到真实,首先会遇到一个问题,是否有存在真实世界呢?很多人认为有,但这是个有争议的哲学问题。我们意识到的世界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我们无法触摸到客观世界本身,所以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令人信服的"科学"的答案。在这个问题上,我倾向于赞同康德物自体的观点。 其次,就算有真实的世界,我们能否对其形成一致的认识呢?当然不能。大神、菜鸡摄影师拍摄相同的对象,
最近北京是雨季,下雨颇多,但隔三差五的几场雨驱散不了夏日的炎热。每当中午,出去散步几分钟,总能热出半头汗,办公室的空调又闷得让人头晕。 工作的事情更是如此,还没做完头疼的工作呢,便到了下班时间,只得继续加班。 最惬意的时候,便是同事差不多走光了,我从冰箱里拿出来泰山七天原浆,和剩下的同事一人一杯,微醺中敲着代码,de着bug,逐渐萌发删库跑路的野心。 在夏天的办公室喝酒自然舒服,又有同事陪伴,晕乎乎得像是有了超人的力量。酒,给人一种非常美好的幻象。但,什么又不是幻象呢?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唯有理性的思考能带来可靠的东西;休谟却不认同,他认为最真的莫过于我
正当看过《消失的她》依然沉浸于海底星空之美时,我身边的朋友大多觉得它一般般或者是烂片。刚从电影院出来,同行的一人就质疑为什么要把尸体放在笼子里?一同事也说,刚看到律师出场,就觉得她是女生的闺蜜,而对于男主证明女生身份的手段也感到非常捉急;另外一个朋友更是说要拉黑所有陈思诚参与的悬疑片。 但我想说,这些都不重要。对我来说,它是一部爱情片。我总听朋友们讲述自己的爱情故事,所以对影片故事深有感触。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爱情变得不真诚,这无形中伤害了很多另一半的心。 我的某一个朋友,对方有时候求助他工作上的事,被他一拖再拖,他不够认真;对方有段时间工作太累,情绪接近崩溃,想语音找他聊天,他却在外地潇洒旅游
上周爬了华北地区难度最大的山,我们走的是非常规路线,五六成的路是那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路,再加上半途下起了小雨,刮了很大的风,起了能见度不到5米的雾,更是难上加难。 我们一行共十多个人,从第一天早上六点多开始上山,14个小时才爬到最高处。这个时候我感到一侧膝盖酸痛,所以前面的小队花了3个多小时下的山,我和垫后等我的小伙伴,花了7个小时才下去,到基地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三点,路上摔了二三十跤,苦不堪言。 我为什么会去爬这样的山,我从中能得到什么呢?我获得了爬这么nb的山的满足感;我觉得我的身体肯定得足够nb才爬得了这么nb的山的;我看到了朝霞、云南南极洛一样壮丽神秘的雾景、看到了佛光、看到了晚霞,
跟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听她们提到一个新闻,说狗头萝莉在南京摆摊卖煎饼的摊位证被撤销了,原因是很多人举报他,这些举报者可能是附近摆摊的摊主,或者路过的人。 我对狗头萝莉的印象挺深的,童颜巨乳,总是发一些擦边视频,说话也一股子南方的口音,给人的感觉萌萌的,看她的视频会感觉荷尔蒙爆棚,并且很喜感。 我去抖音搜了一些她的摊煎饼视频,拍摄者都是她的粉丝。在一个视频里,狗头萝莉在甜甜地叫拍摄者"老婆",还用酱汁画了个大大的❤。 不时有人找她合影。这里更像一个粉丝见面会,在乌烟瘴气小吃街,很有魔幻的色彩。 我又去tg和twitter上搜了一些她的视频,上面的视频更是千奇百怪,有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