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事件死亡、黑夜、鲜血带着终极的快感享誉世界与声誉危机太阳与肉体剖腹丰饶之海参考 莫言的一篇文章《三岛由纪夫猜想》中有这样的描写:“金阁在烈火中的颤抖和哔剥爆响,就是三岛心中的女人在情欲高潮中的抽搐和呻吟。”,这让我对三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之后读了《假面自白》《金阁寺》,里边的一些描写简直就是我的心理写照,太细腻了!三岛四十多岁正值壮年,很多作品享誉海内外,已经成了日本最主要作家之一,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此时却剖腹自尽,而且是以极其痛苦的方式,原因究竟是媒体大肆宣传的同性“秘恋殉情”,还是自己高喊的效忠天皇,这是一个大大的谜。 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尝试揭开三岛灿烂而又古怪的一生。引用的大
安抚、交互作用的量化分析案例分析参考 有一段时间,公司的清洁工见到我总会说很多句话,而我觉得点个头打个招呼就够了,这对我造成了一些困扰。之所以我俩要打招呼,是因为去年国庆加班的时候,她也在,就主动问了我一些信息,发现同为河南老乡,但不是一个市的,当天她就说要请我吃饭,我在心里想“有必要吗?”然后拒绝了,我对老乡是没有认同感的,在外地玩的时候还被老乡坑过几次。这就是以后碰面打招呼的原因,要不是曾经说过话,招呼都不必打。 我们这段时间说的若干句话大概是这样的: 我(点了个头) 她(点了个头) 她:吃过饭了? 我:没呢,待会儿去 她:要不我给你做点吃? 我:不用,我不确定啥时候去呢 她:blabl
科技正在取代人类的全部能力超人已至人类的尊严何存?参考 翻看《顾城的诗,顾城的画》,想到了他曾杀妻自缢,这场悲剧的一大原因是社会给了他名誉地位,让他在偏执的路上越走越远。1993,斯人早去,至今仍有推崇者。但如今的AI也能写诗了,下面是用claude经一次提示写出来的: 单从内容上讲,和顾城普通的诗没啥两样,细细调教下,有望超越成名作。所以,AI时代,普通人都能写出精彩的诗,人类社会还有必要为了几句纯净的诗,忍受顾城这种疯子吗? 进一步来讲,工业革命取代了人类的重复劳动,信息技术革命取代了部分智力劳动,AI已经在逐步取代作为人类文明桂冠上的艺术,俨然成为了尼采所说的超人,那么,人类的尊严何在
为什么成年人更现实?为什么成年人会因此叹息?抽象的利弊、决定的对错,及其关系混乱的价值体系真理是绝对正确的吗?参考 很多人说:“小孩才讲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又有人说:“成年人既看利弊,也讲对错。”这些话乍看之下是介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的选择,但用词颇有歧义,此文做一番分析。 先来探讨下曾子杀猪事件,这里面涉及诚信和教育、杀猪后财产损失两个问题。故事中三人的考虑点如下: 小孩坚持杀猪,因为诚信是“对的”,没考虑财产; 他妈不想杀猪,主要考虑财产,并且觉得诚信与否无所谓; 曾子坚持杀猪,因为他觉得诚信更重要,且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相比之下财产没那么重要。 从分析中可以得出两点: “成年人”
一些案例宏观:彩票的运作机制微观:概率学上的彩票阴谋论: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总结参考 这里的彩票,仅指本国彩票。 我从之前看到的一些彩票相关的新闻中,形成了一个观点:买彩票的人,只有极小的概率中不是那么大的奖,比如 50W,不可能中最大奖,在这件事上的收益预期一定是负的;彩票的中奖号码是人为完全控制的,不是随机的。 如果此观点为真,那么彩票是一种诈骗;也是一种认知税,对“不懂彩票的运行原理,指望投机取巧发财”的人收税。 一些案例 在下面江西南昌这个案例中,一个彩民花了 10 万元买了五万注“快乐 8”,全部中一等奖,每注奖金 4475 元,共 2.2 亿。开奖后发现,中一等奖的还有另外 159
“无形的手”的由来哈耶克、凯恩斯、现实的选择《通往奴役之路》为什么梗王看上了哈耶克哈耶克的名言(哈选)参考 网上流传着很多哈耶克的梗,这里取经典的几则: 问:你的导师落水了,你的专业能帮他做什么? 答:等那只无形的手把他拉上来 无形的大手把他们摸爽了 同时推荐看一看经典帖子 为什么哈耶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哈耶克怎么在键政圈子里成梗了? 在这里些梗图中,哈耶克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主张经济由市场自行调节,抵制政府干预)的代名词,进而成了自由的代名词。遇到各种因自由导致的恶果时,网友纷纷评论“太伟大了哈耶克!”;一群自称“哈兵”而玩梗的产出大量暴论都嫁接到了哈耶克头上,搞得哈耶克
作用机制性格是一种自证预言健康的性格如何达到健康的性格案例:水逆案例:非暴力沟通参考 最近听杨天真的小宇宙播客《天真不天真》,她提到高三时一次重大挫折后很沮丧,某次无意中听到历史老师说她“命很好”,她坚信了,于是高考考得好,未来的事业也非常顺利;反观《万箭穿心》的主角,承受着那么多的苦难,可悲可叹;职场中的牛马也经常相互调侃:“如果你能吃苦,那享福的就另有其人了”。 这种预言,心理学上称为“自证预言”,是一种人生寓言。意思是:我们通过控制未来事情发生的方式,确保预言为真,确保世界和自己的预期一致。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个概念。资料多来源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和《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两本书
知乎的 slogan 是:有问题,就会有答案。曾用过的依次是:发现更大的世界 ->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 发现更大的世界 -> 有问题,上知乎。可以看出知乎的核心业务是为用户的问题匹配到答案。护城河是从 2011 年成立以来积累的优质图文内容。之所以说是护城河,是因为字节的悟空问答和知乎的定位相同,但 2021 年已经停止运营了。但是正是在最得意的护城河领域,知乎也越做越差,导致优质创作者流失,内容越来越差,原因如下: 2013 年开放注册后社区变得鱼龙混杂,不再是那个小而美的圈子,创作者主动离开。 商业化做得不好。优质创作者收益少,往往是为爱发电瞎吆喝。
共情有什么用,需要消耗什么?共情需要考虑对方性格,所以共情会导致同频不选强者作为共情对象共情是感动的基础共情能力太好是种诅咒文化共情:国家与宗教 为什么会有这篇文章?小红书翻多了,经常看到有男同胞被骂不会共情,但我想对方不会共情男同胞的“不会共情”,不也是“不会共情”嘛。经过一番分析,我发现共情的对象常常指向需要安慰或者认同的弱者,这样以上指责的逻辑就清晰了:一些人(不局限性别)伤心的时候需要对象安慰,而且这种安慰需要建立在“懂 ta”的基础上,不能胡乱安慰,不然 ta 更伤心了。这时候 ta 要求共情自己,但不会去共情对方的“不会共情”,所以是一种双标。为什么这么“理直气壮”,这就是一种来自
正常的免疫反应心理免疫的要素慢性炎症过敏免疫逃逸免疫耐受卫生假说健康的心理免疫机制参考 过年在家的几天因为各种原因很暴躁,脾气一点就着,很像"慢性炎症"。 细想一下,心理系统中有很多类似于生理免疫的机制,所以考察了生理免疫的细节,或许能从中探寻到一些启示。 正常的免疫反应 任何物体如食物中的蛋白质、病原体进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开始工作,有如下阶段: 识别:免疫细胞识别是否是有害物质。有益的物质会成为养料。 先天性免疫:尝试快速清除有害物质,并释放细胞因子激活炎症反应。 适应性免疫:病原体的抗原被呈递给T细胞、B细胞,激活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是特异性的。B细胞产生抗体,T细